首页 > > 赤子影响 > 此刻,平静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读李寒兼论诗歌的诚实

 

此刻,平静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读李寒兼论诗歌的诚实
 
 
文/刘 波
 
  诗人或者是狂热的,或者是平静的,李寒应该属于后者,从以前诗歌于他只是一个生活的调节器,到现在诗歌成为他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时,灵与肉的和谐统一正在逐渐向诗歌的躯体靠近,这个曾经的俄语翻译当年的足迹也遍布了俄罗斯的土地,在目睹了克里姆林宫昔日的雄伟和俄罗斯人于转型过程中的艰难后,他又返回到了华北平原,重新开始了自己分行文字的涂鸦生活。
  在写诗与翻译之间,李寒一直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在吸收了俄罗斯现当代诗人的诸多营养后,他在汉语诗歌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为平静与诚实了,因为他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上嫁接了诗歌民族俄罗斯坚韧的精神力量,或许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在困难的生活里弥漫了温馨的诗意。
  在受到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的熏陶后,李寒的诗歌注入了更多自我生命的意义,这一切源于一颗善良的心。李寒的同情心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道,这源于他早期的那一组关注弱势群体的诗歌,像《送煤工》、《拾荒人》、《送水工》、《揽工汉子》等这些诗歌是清晰可辨的性情之作,诗歌里所蕴含的同情与包容心还带着诗人的体温,一起让那些处于底层的人们感受这个世界给他们的恩赐。从此,李寒在写诗的同时,更懂得了怎样完善自己的“为人”。除了诗歌中感性的气质,李寒后来对诗歌技巧的兴趣也日益浓厚,他注重语言的节奏感,注重审美化的形式感与消解的情绪,只有一点我们对李寒心存敬畏,他远离时尚,拒绝一切与诗歌本质无关的浮躁与粗糙。
  李寒的一首诗《隧道》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普通的意象,那就是时间与长度。这首写于2003年的诗歌或许不会给你留有太深的印象,我们可能在诗歌刊物或诗歌网站里到处都能见到这样的诗歌,它们在不遗余力地为我们表现某种高深的哲理,以期达到永恒。这样宿命且形式化的诗歌及其观念在李寒的诗歌写作过程中偶有出现,但是随着他诗歌意识的渐趋理性化,他越来越明确地理解与懂得了自己的诗歌写作与努力方向。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寒的诗歌观点一度非常鲜明:他相信写“诗”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为“人”的过程。随着他的诗歌越写越多,人生经历越来越丰富,直到目前,这一具有古典意义的诗歌观点在李寒的诗歌写作实践中仍然成立。他早期的《蝉鸣》、《一个人的历史》都有着一般诗歌凝练的艺术结构与语言节奏,但我们读了总觉得还缺少一点什么。那种闲散、低调,还有过于人性化的立场,处处可见李寒的小心行事。但是后来的《咒语》、《寂寞童年》、《亚马逊河上土著人的孩子》等诗歌服从于诗人的内心,这些诗从感性层面上更为精确地反映了李寒对待诗歌严肃的态度。
  在承续了自己鲜明的诗歌观点后,李寒不需要对别人的诗歌观念作什么颠覆性的破坏与改写,他只是敏感地捕捉生活中隐秘的法则,并藉此获得现实与想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诗意沟通氛围。他不像许多诗人一样乐此不疲地抒写死亡,将诗歌遭踏得只剩冷漠和绝望。这一点李寒做得还算差强人意,至少读他的诗还没有沮丧到让人肝肠寸断的地步。在读李寒的这首《一拖车馒头》时,我们必定会感到一种宽慰。
 
 
晚上十点
下班的路上
一辆拖拉机嘟嘟嘟
从我身边开过
那三个坐在车座上
黑黑的人
我没有看清楚
 
我看见的
是拖车里白花花的
馒头
那么多白花花的
馒头
它们奔向哪里
 
我来不及细想
拖拉机嘟嘟嘟开过
放出一股股浓黑的烟雾
把白花花的馒头
掩盖了起来
 
  ——《一拖车馒头》
 
 
  我愿意来叙述一拖车馒头的好处了,它不是那种小情小调的随意释放,而是在仔细地寻找一种当下的感觉,那是目光中真实的风景,就像眼睛遭遇到了黑夜一样真实。当更多的诗人努力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人生失意与现实挫折感时,这种释放就近乎于宿命的退守了,最终的结局不是跌入粪坑搞得全身臭烘烘的就是身心彻底地疲软了。李寒是小心翼翼地写着诗,因为稍有不慎他就可能跌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与那群退守的诗人一起彻底地堕落下去。
  我们总得找点乐趣吧,哪怕是少量的乐趣!与诗歌调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啤酒永远也不会过时。李寒的诗歌模式不能说陈旧,但也算不上先锋,在河北年轻的诗人里,他也正在努力地转型,而不使自己屈服于“平原上的抒情”。
  在河北的新诗史上,诗人们大都以慷慨悲歌来显示一种壮烈,就像荆轲一样总是要朗诵着一段催人泪下的悲歌然后再去行刺。所以河北的老诗人们总是以一种激情在写诗,以一种满腔热血在写诗,而并不注重诗的技巧,尤其是语言与结构上的技巧。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年轻诗人通过阅读大量的现代诗和网络诗歌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境地并不令人乐观,他们的转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李寒就是承续着传统而又要突破传统的年轻诗人之一。
  希望我的印象只是一种错觉,因为毕竟还有一些更为年轻的诗人正在转变他们的诗歌理念,并自觉地试验更多的话语技巧。李寒在《我是这样一个旧人》、《呓语》、《失语症》、《自咒》等诗歌中抛弃了很多陈旧的思路,打破了很多晦暗不明的虚拟结构,而为我们展示了他诗歌朴素与自然的一面。
 
 
突然就起了那么大的风 
许多自行车倒在地上 
被人骑着的 
也一路歪斜 
 
遍地是杨穗和豆荚 
杨穗是 
今年杨树新长的 
豆荚是 
国槐去年结的 
 
  ——《大风》
 
  在诗歌趣味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单一性的模式往往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诗人更显得迷茫,他需要超越的不仅是诗歌本身,而是那些不断地模仿大师与复制自我的障碍。在网络上,我们见到了太多千篇一律的诗歌,虽然是不同的人写的,但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总是有一个先驱正在幕手指使着这些惯于“抄袭”的诗人们应该怎样熟练地操作八股文式的诗歌。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很难觅见,诗人的部分主体性似乎正在丧失,这不是诗歌正常发展的轨迹。诗歌在经历了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历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又开始了另一种变异的单一化模式了。
  在脱颖而出的诗歌里,每个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首诗能够代表他一段时期的创作成就,而大部分诗歌只能算作是练笔的习作。有的诗人可能一辈子都在练笔,因为他的每一首诗歌别人都写过,他的写作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要真正地克服这种懒惰的投机的取巧,只能是另寻出路,或者干脆趁早鸣金收兵。任何降低成本进行投机取巧的诗歌创作最终不是自食其果就是两败俱伤,自我复制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格是许多诗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功利性的书写不仅损害了诗人本就贫血的躯体,更是有将诗歌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嫌疑。就像生活中的道理一样,如果不能拒绝环境,那就适应环境。在诗歌中一切与自己标准的妥协都是没有理由可言的,随遇而安的创作只是无能的藉口,不管这种创作在表面上看来具有多么强大的蛊惑性,它终究只是暂时的、瞬间的,永远也不能进入与领略诗歌的内涵。李寒在这些妨碍诗歌表达的方面都时常有过涉足,但是他总是在不经意间遮掩自己的意图,所以也就模糊了他所有的诗歌努力效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仍然在努力,而且也在虚心地排除浮躁的局面,以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诗歌顿悟。
  在诗歌的场景里,我们的诗人们不求在瞬间横空出世,当然也不甘愿做默默无闻的伙伴,在自由表达的间歇,一反常态地与诗歌主流进行断裂,这是年轻的诗人们乐于接受与调整自己的方式之一。李寒曾经一度在各大诗歌网站漫游,以期获得诗歌技术上的营养,那些新潮的观念与表达或多或少地也影响了李寒日后的诗歌创作,这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他的那些放纵的口语诗歌就是他背叛的见证。《十字路口》、《简单》、《宁小妮》等这些诗歌与他的《镜子》、《拒绝》、《涅槃》、《纸月亮》等诗歌有着迥然不同的面貌。从《十字路口》、《简单》等诗歌中我们会感觉到李寒不是像许多诗人一样在拒绝生活,抱怨生活,而是在竭力地适应他周围的那些环境,这就像是他诗歌中那些简单的道理一样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受却又最不甘接受的现实。
 
你说,防寒服一穿
就脏了
这么快,就要洗
我说,永远不穿
就永远不会脏
 
  ——《简单》
 
  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它们只是像冬天穿防寒服一样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行为。站在十字路口,心中会“战栗一下”,这不止诗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与想法,想必所有见过十字路口出车祸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战栗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常识,只不过李寒将这种正常的感受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暗藏着的焦虑的部分,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而是附着于所有人的神经里。这些简单的生活道理没有醒目地出现于李寒的诗歌中,而是作为精神内核在他的诗歌中生存并试图达到旺盛的状态。在此,李寒摈弃了那些投机取巧的虚幻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简单的行为来为我们阐释他的生活哲理。介于《十字路口》与《镜子》之间的《生活》、《我是这样一个旧人》等诗歌是李寒最为成功的创作转型。
  生活的平静与幸福是诗人最渴望的状态,甚至哪怕孤寂也在所不惜。诗人在这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仍旧是乐观的,现实生存的动荡与内心生活的平静构成了李寒写作诗歌最为切实可行的动力。只要生活不被某些外部的环境所刻意的扭曲,即使偶尔的渲泻也是遍尝苦涩之后的平静。
 
 
 
女人出去买回来
鸡蛋,面条,大葱
在厨房里来回走动
弄出水声
碗碟轻轻碰击
女人哼着
不知什么歌曲
不消片刻
那里就会飘出
饭香
女人就会喊他吃饭
男人坐在电脑前
他的胃
悄悄地颤抖了一下
在键盘上
他轻快地敲下这些文字
寂静。平和。幸福。
 
  ——《生活》
 
  还没有麻木的灵魂有能力承受这些即兴的、冲淡的生活压力本身,李寒的迷茫不是精神困惑,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压力,他也想像许多人一样拥有宽裕的物质生活,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写作,可是他无法做到。理想与现实的悖谬或许就在此,这与本身的努力无关,这种现状的出现只与一个人的内心有关。诗人在面对诱惑时永远也无法将别人也带着拉下水,他会独自一人享受片刻的逍遥,然后再独自一人承受命运的嘲弄。那些虚假的情爱如同废墟早已被生活的残酷打磨掉了,剩下的只有平淡与异常繁忙的奔波生活。与《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首诗《柴火夫妻》同样是对朴素、平淡生活的歌唱,这里面虽然有一种隐隐的宿命的调子,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真地聆听这种尴尬的生活处境所带来的羞涩的声音。就像他的那首《好长时间了,我没有……》里对生活细节的缅怀与沉思,与这个喧闹的生活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是诗人一颗平静的心在平衡着这个世界的精神期待。
  在李寒眼里,不是人促进了现实的发生,而是人直接创造了现实,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它需要人通过生活体验去领悟与理解。我们面对生活,惟一能主动做的事情就是调整生活的态度与方式。不管这种姿态在诗人的眼里是怎样的迷离与惶惑,它还是游戏规则的内容,是一些难以变化的荒诞碎片。当诗人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每一次动荡的生活变故时,我们都不必沮丧,也不必喝彩,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诗人经历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一部分。动荡过后,生活的本质会在许多人的悲悯情怀里昭然若揭。
 
 
我是这样一个旧人
红色的T恤
已经五年没换了
腋下有点开线
25块钱的白裤子
是结婚前买的
裤口的拉链
已无法结合得亲密
我经常用牙齿
咬一咬
经常把上衣习惯地
往下拉一拉
避免偶尔的尴尬
 
……
 
还有什么呢
我的爱人,哦,小芹
一起过了这么多年
我也还没有
要换的打算
 
  ——《我是这样一个旧人》
 
  李寒的“自我介绍”已经从最大程度上巩固与强化了我对他本人的理解,还有什么比诗人自己的感受更为真实的表达了呢?现在一切看来似乎都是多余的,我们只能从李寒沉稳的性格与朴素的诗歌中感受他坚定的生活信心。锈迹斑驳的生活现实需要一块精神的磨刀石去打磨,那并不同于野孩子们的放牛小合唱。虽然都是游戏,但是游戏也有游戏不同的玩法,李寒的游戏不容他有松散的表演成分,他的游戏规则更为紧凑与和谐,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传达诗人内心的那份对诗歌的虔诚。
  沿着《生活》的平凡道路,李寒真正地开始了自己诗歌旅程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他写出了《春天的小娼妇》、《这一日》、《欲望剪刀》、《生命速度》、《忽然间》,尤其是《肉体中的兽》、《蜻蜓》等一批思考生命过程且又耐人寻味的优秀之作。这些诗歌有了丰富的肌理,而且还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有了强烈的批判性。这是李寒在动荡的生活中忍受着变故的打击,却又力图克服漂泊者的绝望情绪,为破碎的生活而倾注诗意。
  不止是李寒一个人要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的动荡不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早就希望他再不要说“其实我已经/好久没有激情了”,虽然我们在游戏,但是我们仍然是严肃地说出了一切。李寒现在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翻译俄罗斯诗歌上,这于他是一种不断地学艺与超越自我的过程,他的诗歌虽然较以前少了,但其诗歌的空间无疑是更为自由与开阔了。
 
 
 
                                                         2004年10月于保定

前一篇:“那依旧闪烁的,在更远处……”——晴朗李寒诗歌论            下一篇:一把金属之上的光的斧柄——唐不遇读王家新译《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网友评论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发表于:2023/7/25 8:46:49 评论者:匿名网友 IP:106.114.159.*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