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赤子文论 > 黄礼孩:诗歌的教养

 诗歌的教养

黄礼孩

 

诗歌泛滥之后,粗鄙之风也就从阴暗之地吹来,仿佛呼吸着脏的空气,败坏着读者的情绪,充斥着难以忍受的平庸与愚蠢,也就谈不上净化和升华。对于当下庞大的诗歌写作群体来说,诗歌教养是朝向自我的过程。

我们常常会谈及何为好诗,什么是优秀诗歌的标准,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涉此话者常常淹没于汪洋大海。与其争论这些,不如来谈谈诗歌的教养。是的,我们很少谈及诗歌的教养,其实诗歌与教养之间存在一种未被探究的关系。

在这个诗歌发表门槛低下或者诗歌认知不高的时代,去谈诗歌的教养,更能找到写作的路径。更早的时候,诗人已认知到这个问题,就连安徒生也说,就诗而言,没有比平庸更糟糕的事情了。尽管文学审美是复杂的,但优雅、抒情、简洁以及梦想的权利,依然是我们内心渴望的真品。

教养存在一首诗歌中,那是举止、谈吐、格调、风范,一种内在的哲学见解。内在性的深度就是精神与智力上的高度。天赋就是教养。有教养的诗人,他/她能越过一切障碍,在自己的身上自行思考。在我看来,里尔克就是一个有教养的诗人,他是诗人的途径,在经历了快乐与苦难之后,他的诗歌为我们解开束缚,并抵达一个自由的境地。很多时候,阅读他的一首诗歌,能扩展我们对人类命运的理解,去掉刻意的虚饰和假意,获得真意。诗歌的教养帮助我们葆有对美的忠实始终如一,是生命和命运被托付后的化解,甚至是提升。一个人不读诗时是一个样子,读诗之后是另一个样子,这就是诗歌教养给出的诚意和魅力。作为一个理想的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上气不接下气时,是丰盈的诗歌在暗中换气,一种看不见的修悟转换成了教养。诗歌的教养就像一面沿途展开的镜子,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容颜,那是身心与万物的交融合一的气象。

诗歌的整体之美表现在教养上就是它的全部。教养能成为诗歌写作的源泉,其特殊的活力就像万有引力,有什么东西在永恒吸引着。但不少写作者以“粗暴当作勇敢、愚昧当作学识、可笑当作幽默”,用街头语言在写打油诗,在非诗的世界狂欢,诗歌的语言资源匮乏,谈不上什么诗建设,成不了美的摆渡者。此时的诗歌,当它的丑陋被阅读,就引出一种恶。恶俗的诗歌只会让人变得更糟糕。恶俗总是憎恨着美,因为诗歌之美要打击的正是粗俗、浮夸和病态。有教养的诗人应像布罗茨基盛赞的文明之子曼德尔施塔姆:他是一个为了文明和属于文明的诗人。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中国古人把教养视为内在的安宁和曙光,无不充满了身学的智慧。教养给我们的不是技能,而是我们内心高度的自治,是一种我们与不同的人交往的能力,一种与世界链接的能力,一双深邃的心灵之眼。一个内心真正有道德感的诗人,他提供的诗歌越是美妙,越能扩展我们的视野,越能去把握诗歌带给内心的作用。诗歌教养的获得就像万物生长对光的渴望,它来自传统文化中最高贵的部分,也缘于对高洁灵魂的仰望,更有谦卑之美的低回。它其实更适于布罗茨基所说的,同一精神分子激励出来的不同文化的总和。从万事万物中提炼出来的看见与看不见的文明就是教养,而自我教育、自我创造、自我生息就是把身心织入世界万物之中,并让诗人转化为有精神教养的个体,转换成永恒的认知。

一首能展示宇宙视野和灵魂秘密的诗歌,它是教养把敏锐、洒脱的光线置于读者的耳朵,令人在词语中产生亲切与充,触摸到光的游走,那是诗意伟大的召唤。作为读者,我愿意让这样的光线长久停留在耳朵中,化出春天的和声,那将是教养在人性中绵延的奏响。

 

前一篇:黄礼孩:诗歌在身体里进行新的创造            下一篇:李庄:自言自语

网友评论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发表于:2023/7/25 8:46:49 评论者:匿名网友 IP:106.114.159.*
测试